泥石玉化:其收藏价值如何?

发表时间: 2019-07-28 19:27

泥石玉化:其收藏价值如何?

泥石是戈壁滩上出产的一种独特石种。按理说泥石应该出现在河滩、海边,能出现在内陆、高原,只能说明这里曾经也是海洋,一些贝壳、鱼类的化石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泥石在广袤的戈壁滩上的数量极其稀少,估计一般比较松软的早已经被磨成粉尘了。在历史的长河里,能保存下来的都是精华。

泥石介绍

泥石是由泥质岩构成,质地坚密细腻,形态各异,有似扁条或叶状;大多呈棕红、红褐、褚红等色,另有黄褐、咖啡、黑色等,也有黄色底散布青花的,少纯色,多一些上述颜色的过渡色;块体数公分至数十公分,绝大多数至少一面有水纹或草状纹理,象形的不多见;石表细、润、脆,有薄薄的包浆,手感极好,但外皮易碰破;个别石内含有腔肠类动物化石 。因为泥石的品质细腻、紧密,相对于玉石来说硬度较低,所以十分利于雕刻。比较容易雕刻出精美的把件。所以近几年深受雕刻师的喜爱。

历史起源

泥石发现于1998年,1999年随着哈密 的兴起而被大量开发。当时的哈密爱好者看到它质地细腻,似淤泥沉积而成,故起名为泥石,并一直约定俗成至今。

泥石种类

泥石玩家一般根据观赏性将泥石分为两大类:熟泥石和生泥石,熟泥石是最具有收藏鉴赏价值的种类,而生泥石由于质地较粗、含有杂质,没有包浆或包浆不完整等原因而不被人看好。同时,一些奇石爱好者也根据泥石颜色分为棕色、绿色、黄色、黑色和杂色等,除黄色泥石主产自魔鬼城彩石滩外,其他各色均产自哈密石坑。

在泥石中还有一类更为稀少的极品,那就是已经玉化了的泥石。我们都知道,用强光手电可以进行石头与玉石的区别鉴定。石头不透光,玉石透光。因为密度、品种的不同透光程度不同。像和田玉因为密度高、结构细腻致密,所以透光深度比较浅。像翡翠、宝石类的一般就相当通透了。

当然对不同种类的玉石欣赏角度不同,喜欢的群体不同,要求和标准也不一样。并不是越通透越好。像和田玉讲究的是精光内敛,正是因为和田玉的加工、包浆、佩戴要求都极高,所以才成为君子、帝王显示高雅品德的象征。

泥石玉的品质和和田玉及其相似。也是结构细腻、致密,透光性不是很强。比较端庄、沉稳、大气。因为其极其罕见,其价值和地位不亚于和田玉。

泥石的鉴赏

新疆泥石的鉴赏特别是熟泥石的鉴赏和把玩,一些资深的玩家总结出了以下经验:

一是质。质地越细腻越好,越接近于淤泥越好,且无杂质,细腻的质地在感观上给人以沉稳内敛的感觉。

二是皮,也就是包浆。熟泥石都有一层薄薄的只有几个微米的皮,有皮的泥石特别适合在手中把玩,而且越玩包浆越厚,颜色越鲜艳。

三是纹,指石头表面凹凸不平的纹络。一般有树枝纹、水波纹、沟槽纹、回字纹等,以及类似于阿拉伯文字的字母,有时给人以神秘感。

四是色。要求颜色单一,没有杂色。熟泥石主要以棕色、绿色为主,而生泥石的颜色除了棕色、绿色外,还有黄色、黑色和杂色等颜色。

泥石的价值

泥石是戈壁石中优秀的一个石种,具有收藏投资价值。主要理由如下:一是形成条件的苛刻和产量的稀少。虽然泥岩在国内广泛分布,但形成泥石的主要原因是这里特殊的气候和地质条件,特别是大漠戈壁的风和沙是形成其皮和纹的内因,而这两者正是熟泥石的特点所在。目前,在新疆和国内其他地区还没有发现与新疆泥石相同的这类泥岩类奇石。同时,早在2001年新疆泥石资源就已基本枯竭,品相完整的泥石出产数量极少。二是“形质色纹”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出了其抽象美。泥石的造型一般比较简单,具象石很少,但它是一种及佳的抽象石类观赏石,特别是它的皮和纹,给人一种神秘、古朴的美感。三是具有一定的美学法则和人文内涵。由于新疆奇石资源和品种的丰富,新疆的奇石爱好者什么石头都玩,一般没有石种的偏爱,但目前却出现了一些专玩泥石的玩家。这主要源于泥石所体现的美学法则和一定的人文内涵。从美学法则来看,由点、线、面所组成的比例恰当的配置关系构成了每个泥石所独一无二的形、神、气,令玩家怡情养性,百玩不厌。从人文内涵上来看,它与紫砂壶的质地一样显得古朴淳厚、不媚不俗,与文人的气质十分相投。这也是为什么泥石的玩家主要是一些文化人的原因所在。

泥石是新疆特有的戈壁奇石,又称古陶石,形成于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时代。因其形态古拙、质地细腻被奇石界誉之为“大漠瑰宝”。泥石属于沉积岩中的泥岩或泥沙岩,泥岩的形成是当时这里的湖泊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和淤泥,由于湖水的消退和蒸发,湖水中的泥质细小颗粒物沉积而形成的。这些泥岩又经过地壳几千万年的运动,经过挤压、抬升裸露在地表后。在特殊的地质、气候条件下,经过大自然风沙的打磨才最后形成了这种大漠瑰宝。

新疆泥石的主要出产地有四处:一是哈密泥石坑,是新疆目前发现质地最好、产量最多的一处产地。距哈密市区以南90多公里的南湖戈壁深处,现哈若公路西边,被探石人称为“泥石坑”的地方。目前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坑,呈三角形分布,相距各十公里左右,每个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二号坑面积最大,也是最早发现泥石的地方。

这一区域主要出生、熟泥石。

二是鄯善南戈壁,分布在南戈壁彩石山一带,比较零散,距七克台200公里,是由七克台农民在本世纪初发现的,主要以黄泥石为主。

三是哈密南戈壁,主要分布在南湖煤矿周围,产量比较少,主要已彩泥石为主。

四是罗布湖。2006年几个哈密石农在罗布湖探石发现。产地距哈密400多公里,产量极少。

其他在塔城、阿勒泰地区的戈壁上也有零星的泥石分布。新疆最早开发的是1998年发现于哈密“泥石坑”,1999年随着哈密奇石热的兴起而被大量开发。当时的哈密奇石爱好者看到它质地细腻,似淤泥沉积而成,故起名为泥石,并一直约定俗称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