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湘西苗族服装的历史演变

发表时间: 2023-10-25 05:31

作者:麻明进 麻绍伟

图:罗亚平 向秀平 吴廷翠、秧云群、刘万春等

服装,作为人类独有的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了社会时代的文明和穿着者的素养风貌。服装款式变异因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国家民族、科技水平、生活时尚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苗族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服装式样及其装饰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堪称大族。戴平著《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指出:“纵观我国56个少数民族服饰,款式与形制之丰富多样,名列榜首者,当推苗族服饰。因其支系多,其款式与形制不下百种。”尤其到改革开放的年代,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生活的改善,苗族着装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突显现代美的苗装衣着,同时更广泛地展现了崇尚时装的变换,逐渐融入了中外社会衣装潮流之中。总览苗族服装的特征及变换,从古至今大致分六个小题简述如下:

(一) 宜林鸟衣启穿着

了解苗族服装的起源,从苗语对衣装的称谓即可得到答案。湘西苗族对衣服简称有“婀”(eud—苗文,下同)、“系兜”(xid ndoul),而古苗语则称为“备尤垄系” (bid yul nus xib)。后者译为汉语就是“牛毛鸟衣”,它概括了苗族服装起源及外在形象,是用兽皮、像牛毛的棕皮毛和禽羽作衣服并加以装饰的,说明了苗族是典型的首先用动植物的羽、毛作衣装的民族,同时表明了人类求美着装要早于追求器物美的旧石器时代。从遗址长江流域余姚河姆渡出土文物看,48种动物骨骼化石中有水牛、犀牛等,证明存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最早期。古代先民狩猎捕渔,首先征服行动相对缓慢的野牛而取得牛的皮毛作护身装饰。又在山林中发现丛生的棕榈皮毛有如牛毛一般,能更好地取暖避寒而用作衣装保护身躯。自古以来,湘西苗族举行椎牛祭祖,就是摸仿、纪念远古征服野牛,以牛皮首先制作衣装的情怀。就是到现代,苗族拳师为了防御敌护身,仍依古制戴牛头皮制的头盔、穿棕片缝成背褂的棕片甲。以如“蚩尤头有角”,“以角抵人”。

再从湘西苗族主体的吴龙廖石麻这“五宗六族”中的龙氏称谓可知,他们是衣装装饰的最初使者。如今苗族称龙氏为“仡芈”(ghob miel),也以“大芈”(dab miel)代称,是苗族“仡熊仡夷”(ghob xong ghob yib)中的仡熊(ghob xong)族仡芈(ghob miel)宗。龙氏俗分十二支,其“大芈”和“让垄”(史称仡偻)可分别称呼,也常联称为“大芈让垄” (dab miel rangs nus),都与苗语对“鸟类”(“大垄大芈”dab nus dab miel)的称呼相同。说明了苗族衣着的起源,是初行美装饰体并甚于断发文身的先人。即在《山海经》当中被称为“羽民”。“羽民国在其东南,……身生羽。”“有西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着黑目,一名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鸟。”《尔雅•释鸟》:“鵹楚雀”。郭璞注即仓庚也,呜则蚕生。明确三青鸟的相关名称,并是楚国南部的吉鸟。再《史记•秦本纪》云:“大费(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大廉玄孙曰孟戏、仲衍,鸟身人言。”按苗语理解,大费(dab ghund)、大廉(dab lianb)、若木(rangs nus)、孟戏(nus xib)都是以鸟为名的鸟饰先人,若木即指苗族龙氏中“让垄”(rangs nus 即仡偻)一宗支的称呼,孟戏(nus xib)即是苗语对衣服称“垄系” (nus xib),汉译为鸟衣。而孟戏即孟虧(nus ghuib)、孟舒(nus shaod),具是以鸟为名。《博物志•外国》云:“孟舒国人,人首鸟身,其先主为霅氏训百禽。……孟舒去之,凤凰随焉。”又据苗族历好打鼓,鼓舞士气,曰雷为天鼓,雷神曰雷公。相传仡芈(ghob miel)起源于崇鸟尚凤、斗伏雷神,降龙制夔,以龙凤同源并为图腾,而被汉时“赐”汉字姓氏为龙氏。龙姓源流相当古老,《三坟》载“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古时,以鸟羽饰装在苗族各宗族广而推之。《大荒北经》还说:“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史书记驩头就是驩兜,其后裔是湘西苗族“五宗六族”中的仡颛族(ghob zhal)仡驩宗(ghob ghueas)。《山海经》还说:“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三毛”是古“三苗国”民将飞鸟尾羽插为头饰的状态,人们以衣着头饰崇尚显示了捕获野禽的能力。苗族先民古属九黎系统及丹朱驩兜部落,“苗民”的“翼”就是“饰鸟羽”及穿着棕榈蓑衣的表象。黄河中下游带有湿润、季风的环境利于树木生长,“苗民”先人多用棕榈皮毛连成蓑衣御寒避雨,其毛及形极似牛毛,周身穿着。苗语对树子统称“仡杜”(ghob ndut),简称“杜”,称棕榈树为“杜蓑”(ndut sob),而对用棕榈皮毛制成披装的叫“婀(ē)蓑”(eud sob),古人依苗语“蓑”的读音造了这个汉字,用汉语称这种原始衣着为“蓑衣”。而棕榈“蓑毛”其形色皆似牛毛,并时以牛(兽)皮毛做衣,苗语因此始称衣装为“婀备尤” (eud bid yul)。又因苗民穿着如羽的“垄系”(nus xib),按苗语词形组成“四字格”的习惯,苗族对服装的称呼就是“备尤垄系”(bid yul nus xib),体现了苗装的起源崇尚及制式用料。龙氏中“让垄”先人仡偻,在周时还用羽旄饰成星纹旗,贡于周王。即《逸周书•王会解》称:“楼烦以星施,星施者珥旄。”上述“苗民”或“鸟身人言”,或“人首鸟身”“鸟足”,且有“凤凰随焉”,亦其自身装饰身影的写照。究艳丽苗装形成的原因,无疑是原始社会与自然环境之使然。

(二) 劳旅深衣定款式

苗族先民在劳作中不断改进自己的着装,形成款式当数麻氏。如今湘西麻氏是苗族“仡熊仡夷” (ghob xongb ghob yib)“五宗六族”中的仡夷(ghob yib)族仡轲(ghob khad)宗,与远古苴人有承传关系。那时苴人首先对古枲社改造:即夏初且人(祖人、沮人、徂人到后来的苴人)睢鸠亦尚鸟、着“鸟衣”。居于徂徕、沮水、鉏城等高原时,首先将野生社树培植成家生脂麻(苴麻),从而改造衣装以苴麻之衣。沮人南迁至葭萌称为苴。且人后来又转入农耕,因称苴人,自称仡轲(ghob khad)。周初时东迁与人夷等归属东夷,又先种粮(粱)而转为农耕定居部族,周末融入以仡熊(ghob xongb)族为主体的三苗黎民之中,合称“仡熊仡夷”(ghob xongb ghob yib)。

苴人(仡轲ghob khad)后来成为楚国的重要成份,然熊鬻一支是国中君主族系,发展以后的“仡熊仡夷”(ghob xongb ghob yib)当以“仡熊”(ghob xongb)先民为多,躲难进湘西的苗族族群,自称“仡熊仡夷”(ghob xongb ghob yib),又以人数居多的“仡熊” (ghob xongb)代称。仡轲(ghob khad)到汉时,由统治王朝迫以汉字“麻”为姓氏。其中轲仁轲盘(khad reix khad banx)首先种麻、轲潕轲夯(khad ud khad hang)种粱,而“赐”麻、梁、施姓,始以汉字姓氏编册入籍。

仡轲麻氏(ghob khad khad reix)培植出家麻,促进纺织业的发展,推动了衣装的改善。《淮南子•齐俗》记有“三苗,首”,指的是苗族首创丧礼“以麻束发”的习俗。人们为铭记、怀念祖先种麻、纺织麻布做麻衣的功绩,在丧事祭奠故尊老祖时全身都要“披麻带孝”,如今苗区都要尽量用“麻索”系孝帕。从前日夜从孝的孝服,只用两幅布相连一半作后身,不挖领口,前面留出伸头部位、侧面留大袖口之后,各向下摆相连,再用幅短布接袖头以作衣袖。穿时从头套下,故称“贯首衣”。如今苗区守孝的白孝服,多仿此式,只是前身衣片不缝连,加以麻带系身,易于外披行孝。宽大腰围的孝服款式,制式虽极简单,用料素雅,但特别讲究“肤体不露”,既表现宽大肃穆的装俗,体现先人重伦理的观念,又有御寒保暖的功能。由是,被人们广而敬重和推崇。

“贯首”孝服款式简单,制作方便,是广大经济条件差的先民们所能接受的。后来,人们加以改进,开挖领口,染成赭灰深色。随着朱砂等颜料的应用,红苗的苗装尚红,青苗的服饰尚青,黑苗的衣着尚黑,花苗的装饰尚彩等等,古老的“贯首”孝服虽添色彩,但深浅色素装的“深衣”主调没有改变,较好地满足中下阶层人民的穿着要求。从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人物夔凤帛画》大致可知:合掌施礼人物的着装,衣裳相连曳地,宽衣大袖,身束腰带,袖口收袪,领、袖边的重缘厚饰既耐磨又出彩,肘弯大垂以便手臂弯曲。制作时上衣下裳或连接、或分开缝合,长至足踝不曳地。在漫长的进程中,有的“续衽钩边”,宽大的衣襟不开衩,穿时呈三角绕背,以系縏(xid nbanb)系扎,具宽松、舒适之便,有整齐、稳重之感。这古时的深衣,春秋战国时被广泛运用,“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深衣篇》)。以至“其私相及在家,大夫、士夕皆深衣也”(孔颖达疏引《士冠礼》注)。这种古老的服装款式,后人也不废弃,湘西苗区还偶有发现。

(三) 迁徙束带成风习

苗族先民为了便于征战迁徙,又对深衣施以改进,逐渐形成至今的苗族崇古着装。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全身多处束带!即头戴几丈长的帕子(苗语称项眉xiangt mes),腰捆数圈的腰带(苗语称系婀xid eud、系縏xid nbanb),肩袴数尺长的鞑裢口袋(苗语称系绡xid xaod),脚缠长过身高的绑腿(苗语称仡纻ghob nchub),还有背小孩系褓(xid boud)和织带(褓縏boud nbanb)。

据汉籍及苗语相传,苗族族源与远古部落集团相互冲突并征战时期的九黎、三苗等有关,那时的代表人物(君主)是蚩尤和驩兜。蚩尤是九黎之君,《神异经•西荒经》及《龙鱼河图》与史书描述蚩尤的衣着装饰形象是“身多毛,头上戴豕”、“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头戴牛角、身披牛战袍”。《述异记》称蚩尤是“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的战神。对驩兜衣装记录,如《神异经•南荒经》:“南方有人,人面鸟喙而有翼,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有翼不足以飞,一名鸼兜。《书》曰:‘放鸼兜于崇山。’一名驩兜。”此衣装“不畏风雨禽兽,犯死乃休耳。”对苗黎民装束的记载,还有戴毡帽穿紫衣。如《山海经》:“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田延维。”

在蚩尤对黄炎、戎吴对帝喾、南蛮对尧、驩兜对舜禹的长期抗征中,苗民又对“深衣”加以改善。《名义考》记:“三苗建国在长沙,而所治则江南荆场也。”《淮南子•齐俗篇》记:“三苗髽首”。高诱译髽首为“以枲束发也”。即以枲(麻)掺头发盘髻扎于头顶,后来称为“椎髻”。着装多用枲麻、麻布,“好五色衣服”。《旧唐书•南蛮传》记唐时仡僚(ghob liol)穿着:“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女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的“通裙”。唐后经济发展,衣着讲究美观。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宋代五溪苗族“男子未娶者,以金羽插髻;女子未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到清代,苗族男女仍盘髻插簪,发髻绾于头顶偏后部分。男子穿绣花衣服,项带银圈一二围;女子穿镶有花边的红色窄袖短衣和百褶裙,佩戴银饰。

三苗以后习以枲麻束发和麻(带)束身的着装,适应战时需求,显现战服改进的重要标志。苗民经多次战败总结利于迁徙的经验:衣裳宽大和头、身、腰、脚多处束(袴)带,既有利于涉险行动,又利于随身收藏一些家珍及食物,便于背牢小孩。衣裳收藏物件,可根据量的多少把下裳上提,然后以縏带束腰即可。若腿脚露出,还有层层的绑腿御寒防伤。而头饰以长而多层的帕子,更利于“涉水拉连,爬山攀扯”即刻作绳索而用。这样,对于苗族求生迁徙避难的生存境遇较为便利,因而苗族男女老少都无奈地选择多处束身的“装束”,日久成习以为饰,延至当今不改俗。

苗装多种色彩的束饰,古时名气很大。苗族的先人濮人,早在商周时期发现并普遍利用朱砂、兰靛等色染制苴布。特别在五溪今沅水一带的朱砂产量较多,常贡朝廷,有《逸周书》“卜人贡丹砂”为记。卜人即濮人。《通典》也云“辰州贡丹砂”。秦汉时期武陵郡、巴郡的“蛮夷”都被迫交纳“賨布”并形成贡赋制度,武陵五溪地区黔中郡督府辖各州的纺织品,如《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开元贡黄蜡。赋:纻、布。元和贡:蜡五十斤,竹布、纻麻布。”可见“苴布”(麻织的粗布)纺织业,这时得到广泛发展。汉初改黔中为武陵郡后,《后汉书》记“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三丈。”“南夷”及今湘西苗族记恨朝廷赋制,普遍呼赋为“賨”,如今苗民对多吃多占的行为,骂是“賨松賨嘛”,故称赋布为“賨布”。

湘西苗族装束,多姿多彩。男女老者头饰都缠布帕,用色多为青帕和青底白条或点(小碎花)帕,白色的为孝帕;宽逾尺多折叠,长达一至三丈,缠头前齐眉后抵颈,苗语因称项眉(xiangt mes)。屈赋《离骚》描写有“解佩襄以结言兮,令蹇修以为礼。”“襄”即为人们赠换的织绣手帕、手巾及头帕。而老年妇女人人腰着围裙,以带束紧。过来人们对精心织有花纹的衣着带子俗称“花带”,其实真名自古有之,即苗语延称至今的“縏”、“鞶”或“熊縏(鞶)”。 “縏”和“鞶”用字讲究。古有“男鞶革而女縏丝”之别,男子用野兽皮革束身的写作“鞶”,女子以麻棉丝织成的大束带写作“縏”。因湘西苗族“五宗六族”中仡蹻仡芈等仡熊族的人口占多数,“縏带”就冠“仡熊”族名称为“縏熊”。绑腿用的布带,苗语叫“仡纻”(ghob nchub),宽约五寸,长约二米。至于鞑裢(系绡xid xaod),讲究用丝织成,两头缝做口袋并加彩饰,可装金器钱物,又当武器(流星锤)保身。

(四) 聚珍银装多彩饰

秦汉以后,湘西五溪苗族着装的一大亮点是银装绣饰聚全身。由许多部族融合的九黎族后裔,留中原、进广东的融入汉族,迁广西、海南、贵州与壮民、越人融合的成壮族、黎族、布依族,多数随驩兜进崇山,在川黔湘桂边境开拓新家园的形成湘西苗族。明、清以来,世人因其崇尚所别,依不同的服饰主色和刺绣特色,将苗民划为青苗、红苗、花苗、黑苗、白苗等。源于七戎六蛮丹朱尚红一支的称红苗,源于盘瓠尚素一支的称黑苗,源于九夷为主体尚青的称青苗,源于人夷为主体尚白的称白苗,源于凿齿民为主体尚彩一支的称花苗等。具体到苗族长帕布色而言,有以敬其祖先发明养蚕抽丝用朱砂的红苗,有首先纺织蜀布和花斑布戴花帕的花苗,有最早发现兰靛以染色戴青帕的青苗。清朝以后流官不许苗民用朱砂,红苗由红帕改为青帕,而行孝守孝仍延白帕,柩葬仍尚朱砂。

苗族刺绣品在服装上的运用,是全方位的。如袖口边、衣胸、衣摆、襟叉、肩背、衣领、后腰等;裤脚尺许的周边;裙头、裙角、裙边;背裙的三角盖头;各种花鞋、花口袋都有苗绣装饰。之前,“仡轲(麻姓)则收拾绣绸锦缎……明戎(龙姓,明应为芈)则收拾金银饰物,代料(廖姓)则收拾花裙,一群迁移上来”(陈心传编《五溪苗族古今生活集》)。生活相对稳定后,银装绣服逐步得到发展:范晔在《后汉书•南蛮传》中描述为:“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斑斓。”《宋史•蛮夷传》称“锥髻跣足,走险如履平地……衣服斑斓。”“锥髻”是保留三苗时“髽首”的传统。在东汉应劭《风俗通》、晋干宝《搜神记》里,“盘瓠子孙,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衣服褊裢”,“赤髀横裙”。指出部分苗装衣裳分开,改裳穿裙,布料有葛、麻、棉、丝、毛,款式较多。

由于长期抗征迁徙,苗族普遍把银、铜作为家珍,首先以银饰装,有“女为悦己者容”、“女主内聚银为荣”的习俗。苗巫装饰在楚辞屈原《九歌·东皇太一》中记“抚长剑兮玉珥”。《说文》载“珥既王充 耳”。珥:耳珰。《释名》载“穿耳施珠曰珰。本此出于蛮夷所为也。……今中国人效之耳。”古时蚩尤作“戈、矛、戟、酋矛、夷矛”五兵。汉史《太白阴经》:“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是兵起于太昊。蚩尤始以金为之。”《管子》载:“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山海经》讲金、银、铜、铁、锡等为“五金”,记72种矿物,8处产银之山。战国至汉代,苗民加工银的品类繁多。如头上凤冠、簪链银雀,额饰罗汉尊神、抹额响铃,耳部耳环耳坠,颈部项圈项链,肩上银牌银铃,胸腰挂牌牙签、银锁银链、缀衣银花,背部泡片背牌、吊铃坠盒,手部手镯戒子,脚上银钏银链、吊片响铃等。还有各式银钮扣绊、针筒棋盘、蝶雀贴片、垂饰响铃等等。沈瓒等编《五溪蛮图志》,记明成化年间湘西苗族“男女皆戴银耳环,尺围大”。到清代银饰盛极一时:爱必达《黔南识略》记“男……项带银圈一、二围”,“女子银花饰首、耳垂大环,戴银圈,以多者为富”。阿琳《红苗归流图志》记“男子以网巾约发,带一环于左耳,大可围圆一、二寸。妇人则两耳皆环,绾发……编以银索绕之,插银簪六、七枝”。同治刻本《永绥直隶厅志》:“富者以绸巾束发,贯以银簪四五枝,脑后戴二银圈,左耳贯银环如碗大。项围银圈,手戴银钏,……其妇女银簪、项圈、手钏、行滕,皆如男子,惟两耳贯银环二三四五不等,以多夸富。”

(五) 归流男女迫分装

清康熙42年至道光20年(公元1703—1840),清政府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兵犯苗疆。大批流官充当州县官吏,取代土司统治,对少数民族实施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1703年冬时,派重臣统辖湘、桂、黔三省,官兵进攻腊尔山区两月,迫使苗民编户纳粮;1705年又迫使镇筸300多寨苗民编户纳粮“归流”。雍正八年(1730)清兵进攻六里(花垣县)设永绥厅,强迫苗民“归流”。雍正时实行民族同化和民族隔离政策,力推服饰“变革”,迫令苗民一律剃发,“服饰宜分男女”,古老的苗装普遍受到冲击、致变。

苗族婚礼。罗亚平 摄

尔后,男子不留发锥髻,不戴耳环,衣裤分开,少用布带束腰。妇女则改裙为裤,弃掉发式锥髻习俗,改为织辫挽髻于脑后。“改土归流”后,苗族男子大都按满人形式剃发,留头顶发圈编为辫子或绾髻,外包头巾;身穿大襟大袖短衣或长衫,老年人还穿无领大袖对襟“马褂”短衣。而在道光年间,凤绥苗区妇女“仍以青红相间的锦布为裙,裙上钉锡铃或绣绒花,项戴银圈,手带银镯,耳贯银环三四圈……。衣服斜领直下,用锡片或绣花为饰。头饰则以网巾约发,贯以银簪四五支。额发中分,结单辫垂于脑后”。男子衣装改短,多安五颗布纽扣,袖长口小,摆宽腰大。黑帕缠腰,青布或花布裹脚。少数穿袜,多缝白布袜及蓝布袜,外套蔴履。一些青年在衣胸、袖口、衣领处滚绣花边。裤子短大,疏松异常。总体是对襟少而满襟多。

后来由于农业、手工业者和商人相对自由,促进民族间的贸易交流,苗区棉、麻、油、兰靛多有种植,苗家布多用简陋“矮机”“席地而织”,其“斑布”“精致古雅,坚韧耐用”;银匠的银饰品也制造精良。因宽衣大袖不利山区劳作,辛亥革命到解放前后,男装改裳裙为裤,裤筒短而大,脚缠青布绑腿,头著青、花色长布帕,斜十字缠带,大如斗笠。穿两三件青、条格麻色对襟布衣,钉七对布扣,衣袖长而小。若碰节庆、赶场、做客等社交娱乐场合,后生穿上最新衣裳,多达七件,扣衣层次分明,由外而里层层见扣,让人一看便知。

妇女头戴青帕银凤冠,两耳吊各式耳环;颈围银项圈,大的重三、四斤,有的制成螺旋四梭状,头制钩扣,有的戴数支由小到大的层状扁圈,上刻花纹。富者身挂银披肩,或银花形吊坠,或以绣花滚边,佩上银铃、银链、银牙签,手戴银镯、戒指,脚穿绣花鞋。衣服满襟无领,腰大而长,袖大而短;胸前、袖口叠缝绣边,间饰细花栏杆线瓣; 盛装的开岔衣边及衣摆,有刺绣及挖云钩;在颈、右衽角、胁下、腰、臀各部安扣。腰系红、绿、黄色细帕或縏带、裙带,帕带两端吊悬于右方。裤短筒大,裤腰宽阔,装以围约四尺白布,裤筒以围约二尺的青、蓝色布为主,常装于裤边上四五寸处叠缝绣花边或串、挑花边,盛装从裤边向上叠绲两层近尺宽的苗绣花边。妇女裙不离身,有颛式围裙、梯形围裙。裙头裙角镶有绣花布边,间配线瓣,两边缝连縏带。若提裙角系于腰身就成腰袋,利于所摘瓜菜放入;若将围裙搭在头上则可遮荫御寒,而铺开可供小孩坐卧。之前的百褶裙,系时围满腰身,前后长至脚踝,行路裙摆摇曳,风度翩翩。“改土归流”后只是在锥牛、接龙盛大祭典时穿,时称礼裙。

苗民所戴帕子,宽有尺余,长有丈余,最长达三丈六尺。包法讲究,构图整齐精致,折叠脉纹清晰。男帕包在头上显出人字图形,绕头五六圈至十余圈。苗女以乱发示众为耻,留发绹独辫后,无论寒暑都要包头帕。乾城、永绥、古丈、保靖等厅县的女子,包帕发不外露,平整不斜,末绕一道,前齐额眉后至颈项。花垣补抽、雅酉地区和凤凰苗区,苗帕用花布,包得极大,悬帕一端吊于耳边。尤其女花帕,显得特别大,摺叠又多,帕中可装10斤花生。若遇严寒,加包三尺短帕,由前额包向脑后中部,帕子两端紧箍两旁,连耳都不透风寒。

布鞋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布袜喜用蓝色,上船形底,钉规则密针,缝一双袜需工三日以上。平日多以包布裹脚,冬雪天加包棕皮,穿草鞋。领褂的套背心,亦镶花边挖云钩,穿于常装衣外。妇女讲究佩戴银饰,颈圈、银链、银扣、银花、手镯、耳环、戒子、银帽(接龙帽)、银披肩等,多少视条件和穿着意图而论。

(六) 开放变装赶时尚

到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苗族着装逐渐变装赶时尚。新中国刚成立,国民衣装保留民国时期的样式。长袍、旗袍、短衣衫、长裤或长裙,衣料多用机织“洋布”、粗棉布、麻布。湘西苗族依旧穿本族传统款式和家纺布料,头缠丈余帕子。男着七扣对胸紧身便衣,腰系素色布带,穿绑腿大裤;女着偏衽偏襟绣花宽衣,腰系绣花围裙(苗语称为恰肌qad qib),穿叠层绣花大裤,赶场、做客时戴上所有银饰。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意识、劳动光荣、朴素简洁紧密相联,中山装、列宁装、改进的人民装、青年装、学生装及“文革”时的草绿色军装配书包,持续近30年。因受生活困难、自然灾害影响,布料凭票供应,服装讲究耐磨耐赃,服色一律以灰、黑、蓝。苗族着装与解放前后相比变化少,甚至因生活困难而缺衣少食。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服装的花色、款式、面料、质地也有很大变化,人们的穿着越而丰富,从单调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年轻人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鲜明的运动装,成为青年学生的首选。这时湘西苗族民众着装变化不大,苗族干部大多还穿苗装,少部分改穿中山装、人民装。到90年代,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观念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难以某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以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的西装和旗袍,重新回到国人的服饰生活中。湘西苗族生活逐渐改善,青年干部、学生普遍穿着当地汉式常装,开始穿了西装。

21世纪前后,着装的民族性与时尚性、中国风及民族服饰与世界时装产生了广泛的碰撞交融,加上广播电影、电视电脑等传媒快速推广,湘西苗族着装变化加快。除了老年男子和中老年女子仍按原来生活习惯穿传统苗装,中青年着装逐渐与全国样式同步。随着对外交流的广泛,打工族走出湘西到南方沿海、江浙等地城镇,较快地接受中外服饰文化的熏陶,原有苗族着装观念受到很大冲击,普遍融进现代社会的服饰变化潮流。同时在当地神奇文化保护和发扬的氛围中,妇女们又成批成片地刻意展现了传统苗装的优势特色,选择性地守望和升华拓展着苗装艺术的精髓。男子苗装上身选多层深色、白蓝青条纹或方块纹的长袖小口紧身便衣,下穿依时裤子、鞋子,部分按习惯戴白花黑帕或丝帕。女装穿青黑色、青兰色、兰色大袖右衽衣,袖口、右襟随边叠缝数寸深色布边,接着叠缝苗绣花边和夹隔瓣条小花縏,袖口外翻里装或假袖素色挑花绣花袖套,部分衣摆周边加叠宽幅苗绣云边和领口圆边苗绣花边;下身着大脚裤并叠深色布衬及苗绣宽花边,腰捆绣花围裙或颛式胸头绣花裙或圆形围裙,赶墟、做客时手拿帕子,脚穿花鞋。背小孩的背裙上檐外,连沿边叠缝横条及下方倒三角形苗绣盖头,裙头接织花縏带。女盛装全身挂满银饰,常装有耳环、手镯、戒子,休闲时加银项圈、银牙扦、银裙带、银锁银链等件。

苗族服饰。刘万春 摄

苗族着装有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突显对传统苗装样式的美化,普遍强化和增加了绣饰部位,银饰的佩戴刻意向花样齐全和炫耀全身推出,某些集会随视觉而不肖“以铝代银”制作“银饰”。二是广大中青年弃掉传统苗族服装,改穿时兴通用的服装或少量的时装,开始讲究品牌意识,以服装流行中的款式、色彩、质料、图案、工艺装饰等要素考究,穿着适合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生活区域对审美需求的服装。如牛仔裤于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巴黎隆重推出以后,80年代演变成了国际范围的时装,冲破千百年遗流在服饰中的阶级、性别、国界、年代、意识形态、文化背景。90年代后在我国广泛穿着,湘西苗族也相应喜好,注重发型、化妆等美化搭配,关注并迎合了生态与健康、环保与舒适效应的需求。

综上所述,从湘西苗装的起源与变化上看,苗族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坚守并不断美化自己鲜明的服饰特色,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而转变。服饰的变化又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表现人们生活的改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相应变化。从上述的探索表述可知,湘西苗族服饰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沿革,艰辛悲壮的生存意识,突显美化的群体观念,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交融时尚的从众心理。可喜的是,就服饰变化的历史节点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湘西苗族衣着向生活美满、丰富多彩、融入时尚的快速变化时期。

(全文完)

版权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如需联系我们或需转载原创授权文章,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邮箱地址:fmxx0743@foxmail.com

编辑/李艾家 周登友 黄沙沙

审核/尚欣 王向远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