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赌性揭秘:漫谈绿松石(五)

发表时间: 2016-06-28 15:09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袋”,这是人们对于翡翠赌石风险性最直白的描述,但凡是石头,都有赌性,绿松石也不例外。

绿松石在开采出来时,外表有一层风化皮包裹,须切割后才能知道内在质量,其内是“宝玉”还是“败絮”,只能凭借经验和运气。

一堆没有水洗过的毛石,如果不切开一两个,和普通的石头没两样,走在路上就算被绊倒,谁也不会捡起来看看。

毛石已切开的部分,露出了漂亮的颜色和花纹,但下部发黑的地方,虽然只剩一小半,但成色会怎样,依然无法推测。

切开后,黑色的部分多了点,但还是很漂亮。

加工打磨后的成品看起来明艳美丽,这一赌应该算是赢了,但对于绿松石的商家来说,幸运并不是每次都会眷顾。

从开口看颜色、重量都觉得很好,想来切开应该是这样的:

或者最好是这样的:

但现实,切开后的样子却是这样的:

很显然,若是以开口成色的克价买回这两块原石,这样的结果就是赌输了,黑色太多,瓷度又差,很难加工成器。

但对于绿松石的经营者来说,成败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他们可都是身经百战,一路“赌”下来的。

中国收藏家协会文玩收藏委员会主任姜跃进介绍道:“2014年,绿松石产地竹山县政府对当地4个国有绿松石矿的采矿权进行公开拍卖。中标公司负责绿松石原石开采和销售。拥有采矿权的几大公司,开采到绿松石原石后,会先在内部进行买卖,没有消化掉的再进行估价投放市场,成堆的原石采取公开拍卖的形式,根据品级分类,打包分组销售。拍卖的周期大约几个月一次,每次的总量都有几百千克。在一组原石中,他们会选取几块开口展示,根据开口截面的颜色、瓷度、纯净度等进行估价。采购的商人也可以在有意向的组里,选取一两块样品进行开口测试,但大部分还是有皮包裹的,不能辨其里。通过少量几块开口的原石,即便是有经验的人也很难判断一组原石的成色和价值,里面的风险可想而知,所以绿松石赌性很强。”

俗话说,神仙难断寸玉。绿松石从开口往下几毫米,可能颜色就全变了。绿松石的“赌石”方式,从销售原石一直延及到下级经销商与加工者,而赌性是绿松石成品成本增加,价格居高不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绿松石鉴赏家韩龙在绿松石产地,也有过一次险些赌输的经历:“当时我在湖北看上一块毛料,开口较小但呈天蓝色,无杂质杂色,瓷度也很好,跟对方谈的价格是两万八千元,说好第二天交货。但是,第二天商家并没有联系我,这笔买卖就不了了之了。几个月之后,苏州的一位雕刻师朋友,切割了他自己五万元买到的一块原石,之前从开口看是全蓝色的,但切开后发现,原本被皮裹着的部分都是黄绿色,还带杂质,这我们一般就叫‘开输了’,而且输得很大。他发来石头的照片给我,我通过对比发现,这块石头就是当初商家没有卖给我的那一块,但不同的是,在上次我见到的小开口旁边,又多了一个很大的开口,也全部是蓝色的。也正因为这个大开口,这块原石的成色似乎也更明确,降低了赌性,于是商家就以多一倍的价钱转卖给了别人。后来我和这位朋友讨论,因为要在原石上开口,商家需要敲掉或截掉一部分,这一部分他当时并没有给我们看。很可能因为那一块上已经有黄绿的串色,那基本就可以判断这整块石料里一定有杂色。”

身为雕刻师和经营者的李力斌对此深有体会:“市场上的原石有开口和没开口两种,没开口的价格会便宜一些。开口的又分大开口和小开口,价格也不同。有一次,我买了10块小开口的原石,结果,切掉皮后,有5块的成色与开口基本一致,另外5块不如预期,但也相差不远,这样就算保本,也几乎是最好的结果。但更多的情况是没有这么好运,当差的原石占多数,那当次交易就要赔钱。所以,商家通常会把品相好的几块原石成品,远高于成本价出售,因为这样才能弥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