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是单芽还是带有小叶片?揭秘白茶的真实面貌

发表时间: 2021-06-25 17:36

白毫银针:是单芽还是带有小叶片?揭秘白茶的真实面貌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在当下,那些鼓吹着以瘦为美的人,成为了“贩卖焦虑”主谋。

谁又能规定,什么是“美”?什么是唯一的标准?

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难道就是所谓的“丑”吗?当然不行。

无独有偶,有一部分茶友也经常犯上外貌焦虑症。

当然,是为了白茶的外貌。

恰巧不久之前,遇到了一位十分“焦虑”的新茶友。

他说,“奇怪,为什么我买到的白毫银针和别人不一样,它有小叶子!是不是长歪了,采老了?”

难道说,这位茶友买到的白毫银针,真的是瑕疵品?

当看到图片的那一刻起,一切便有了解释。

《2》

俗话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纵使茶友将自己的白毫银针称为瑕疵品,贬得一文不值,但在尚未亲眼确认之前,仍然无法真正下结论。

于是乎,便向对方提出,想要一睹这款白毫银针的“真容”。

茶友欣然答应,不出5分钟,就发来了图片。

点开之后却发现,这款白毫银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

反倒是模样标致,条形匀称。

“这就是长歪了?真没看出来哪儿歪了。”

茶友将图片上的某一处标记出来后,再次说道,“你看啊,它带有小叶片,白毫银针不是单芽吗?”

原来,又是一位错把“单芽”当“独芽”的茶友。

的确,在白茶的国标中,对白毫银针的外形特征作出了明确的阐述: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但很多人只看其字,却不解其内涵。

所谓的单芽,并不是只有一根光秃秃的芽头,它需要小叶壳的陪衬,形成白毫银针的标准长相一旗一枪。

枪,指的是丰润、肥壮的芽头;旗,则是那不可忽视的小叶壳。

这里提到的小叶壳,也就是茶友口中的“小叶片”。

但按照植物形态的区分上,它尚未真正舒展开,属于壳状,而不是真正的叶子。

其实,在白毫银针刚刚被采摘下来时,芽头在中间,旗在一旁护着芽头。

而在旗的下方,还有一片小鱼叶。

但经过了摊晾、萎凋和分选以后,小鱼叶大多数就被筛了出去,只留下了一旗一枪。

在经过了烘干之后,白毫银针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脱水”,干度达到国标中所规定的8.5%以下,甚至更低。

旗变得干燥了以后,有的便不再紧贴着芽头,而是略微散开。

故而,便让很多新茶友产生了误会,将它视为了叶片。

更有甚者,把一旗一枪的白毫银针,与一芽一叶的白牡丹相混淆。

也难怪上文的那位茶友,认为自己的银针是被采老的瑕疵品。

哎,简直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3》

说到这,又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曾经,也遇到过不少特别“执着”的茶友。

为什么要打了个引号呢?因为有些时候,执着过了头,便成了执拗。

同样的,是在看待白毫银针这件事上。

有茶友说,“一芽一叶的不是白牡丹吗?怎么我的白毫银针也有叶片,是不是买到假的了?”

当自己向对方耐心解释,白毫银针的标准长相是一旗一枪,旗是小叶壳,并非真正叶片……

但是,茶友依然坚持把旗当成叶片,原因是太显眼了。

转头,就去买了一款纯芽头的白毫银针。

炫耀似地说,“这才是白毫银针!全是芽头。价格也便宜,看来你一点都不懂茶……”

一番话下来,早已让自己失去了解释的欲望。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嗯,你喜欢就好。

不知到了现在,这位茶友是否还依然被蒙在鼓里,钟爱着纯芽头的白毫银针。

殊不知,它其实根本就是个冒牌货。

不符合“一旗一枪”的标准长相,自然就不能将它视为真正的白毫银针了。

而它的真实面目,极有可能是由牡丹王剥叶而来。

牡丹王,是白牡丹中的其中一个等级,在国标中称其为特级白牡丹。

它虽不是白毫银针,但不论从色、香、味等方面,都与白毫银针十分接近。

对于茶界老饕来说,区分二者轻而易举。

可对于初出茅庐的新茶友来说,却很容易犯难。

尤其是把一款牡丹王的叶片剥去后,只剩下光秃秃的芽头,成堆看起来,确实是很漂亮。

也正因如此,纯芽头的“白毫银针”,格外受到新茶友的喜爱。

可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它是“西贝货”的事实。

假的就是假的,无法成为真的。

况且,牡丹王本应是一芽一叶,失去了叶片之后,也与国标中所规定的长相不同了。

既非白毫银针,也非白牡丹,它成为了真正的“怪物”。

《4》

如何一眼区分白毫银针和牡丹王?

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有不少茶友准备回家看看自己的白毫银针,到底是真是假。

列位看官,先别着急。

其实,二者之间也不仅仅是叶片的区别。

白毫银针和牡丹王从芽头、白毫、茶梗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先从芽头来说,白毫银针的芽头,比牡丹王更肥壮、更丰润、更饱满。

芽头上的白毫,密密麻麻,几乎没有空隙。

而牡丹王的芽头,用秀长来形容更为恰当,它比白毫银针略瘦一点,也略长一些。

由于不再集中发育芽头,需要分流一些营养给叶片,因此牡丹王芽头上的白毫,不比白毫银针那般浓密。

与此同时,牡丹王的叶背上也长满了白毫,所以在喝的时候,毫香与鲜爽感也是很足的。

除了芽头以外,最明显的区别还是在茶梗上。

白毫银针,几乎是没有茶梗的。

由于芽头和小叶壳生得紧凑,不需要茶梗的支撑,就能让二者紧紧相连。

而一芽一叶的牡丹王,茶梗则更加的显眼,在叶片下面明显多出了短短的一节。

虽然细嫩,但的的确确存在着。

尤其是将牡丹王的叶片剥去后,整体看起来变得更为秀长。

一眼望去,就能分辨出它是牡丹王,绝非白毫银针。

认清以后,千万不要再买名为“白毫银针”,实则是牡丹王的白茶了。

《5》

白茶的美,美在端庄,美在标致。

它不像人一般,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个性。

一份国标,白纸黑字,便将各个品类的白茶定了型。

芽头肥壮,一旗一枪的,是白毫银针。

一芽一、二叶,芽头修长的,是白牡丹。

可即便如此,茶友们对白茶的长相,仍然存有歧义。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认识不足。

还以为纯芽头就是好茶,没想到却是个四不像。

还以为是捡了大便宜,却不料是中了他人的套路。

其实,白茶的美也可以很多样。

不论是芽头肥的,或是叶片多的,各有各的特点,风味也各有千秋。

就像我们早就对千篇一律的美厌倦了一般。

网红脸千千万万,你能记住的又有几个?

更多关于白毫银针的原创知识

白毫银针光秃秃才是顶级茶?你对白茶的误解,为何这么深?

老白茶不是老寿眉!白牡丹和白毫银针,也有老茶

入门白茶必备知识: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如何区分?

秋冬喝白茶,白天喝白牡丹,晚上喝白毫银针?

安吉白茶不是白茶,月光白不是白毫银针,买茶请留意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