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21世纪的璀璨新星,重大的发现

发表时间: 2019-04-24 10:20

公元2001年,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之后,与全人类迈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谁也没有想到,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一个惊世大发现,在中国的龙陵县出来。一种被称为“国家宝藏”的黄龙玉在这里被开采发掘出来,世界和中国的目光,聚焦在这块被大山峡谷、莽原丛林包围着的土地上,聚焦在这种旷世绝古的新玉种上。

盛世出玉,这不仅是一种天人感应的社会历史现象,也是中国千年传统历史的文化诠释。更耐人深思和寻味的是,中华民族素有龙的子孙、龙的传人之称。而在中国偌大的版图上,唯独西南之隅的辽里偏偏被冠名为龙陵,一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在黄龙玉未被发现之前,也许从来没有人来此考察研究过这县名所深含的文化意蕴·····

黄龙玉产地云南省龙陵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介于怒江、龙川江之间,高黎贡山山脉由北向南伸入县境。境内山宽地广,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雨水充沛,素有。“滇西雨屏”之称。

黄龙玉主要产地小黑山位于龙陵近东隆起的背塬之上,距龙陵县城40公里处,属龙陵县龙新乡与象达乡所管辖,是一片莽莽原始森林。小黑山东临怒江大峡谷,南面和西面被断裂冲刷河谷——帕河流域包围。

2001年开始,苏帕河里的黄蜡石(黄龙玉)就被广西石商带到广西、广东等地,当做广西蜡石及广东蜡石出售。直至2004年,芒市石友在品玩黄蜡石的同时,惊奇地发现,很大一部分黄蜡石色泽温润,晶莹剔透,硬度与翡翠相差无几,具玉的品质与特性,于是将黄蜡石加工成首饰和雕件。鲜艳柔和的色彩、细腻的质地、致密的硬度、水头卜足的首饰和雕件精美绝伦,让人爱不释手,折服了挑剔的珠宝商人和消费者,很快引起了宝玉石界、地质界等相关行业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经过认真的实地考察和细致的科学鉴定,一致认为这种美丽的石头是一种新的玉石种类,被定名为黄龙玉。

因为在苏帕河里发现的黄龙玉是次生矿,敏感的芒市人邵文认为苏帕河的黄龙玉是因地质运动,由河边小黑山上滚落到河里的,由此推断小黑山上应有丰富的原生玉矿资源。2004年9月,他率人在当地村民引导下,从苏帕河流域向小黑山溯源而上,探寻黄龙玉的原生矿脉。几经艰辛与周折,一个月后,终于在大场村上方一条小溪旁找到了散落在山体表面的黄龙玉,从而证实了小黑山上有黄龙玉的原生矿脉。。“小黑山里藏着玉石”的消息马上在附近村镇传开了,当地村民纷纷加入到挖宝的行列。黄龙玉开始被大量开发用。

此时,芒市人大量收购黄龙玉,把它加工成首饰、雕件等玉器,向全国大力推广。芒市逐渐形成了最早、最大的黄龙玉毛料及成品集散地。

2006年5月,云南省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在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文煌先生的组织下,组团参加了在昆明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货石展,第一次把黄龙玉向世界推广,获得各界的一致好评。色彩艳丽、晶莹剔透的黄龙玉吸引了敏锐的收藏家,大家纷纷到芒市、龙陵抢购黄龙玉。

2007年春节期间,云南昆明奇石宠物城开业。黄龙玉作品《玉蚕》在奇石宠物城公开展示,经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云南省几大宣传媒体的大力宣传,黄龙玉更加被广大昆明及其他地区的藏家、一般市民所认知和喜爱。作品《玉蚕》也成为了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第一个被新闻媒体报道的黄龙玉作品。后来,《玉蚕》被中国第一本介绍黄龙玉的书籍《云南珍宝一一黄蜡石·黄龙玉》作为封面作品发表。《玉蚕》见证了黄龙玉的发展,在黄龙玉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2008年及2009年,由葛宝荣先生、刘涛先生、张家志先生等编著的《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和《国家宝藏黄龙玉》相继出版,为黄龙玉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2009年5月,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走进芒市》,寻觅民间国宝。黄龙玉雕件《清明上河图》经过层层筛选,在各件参选藏品中独占鳌头,经所有参加鉴宝的专家一致推荐,当选为芒市民间国宝。黄龙玉更加彰显出无穷的魅力。

2010年5月,黄龙玉璞玉、玉器作品当选上海世博会参展展品,在云南馆向全世界展示,扩大了黄龙玉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黄龙玉的发现,是中国玉文化史上一个伟大发现。它的发现,对中国主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由文玉坊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文章中图片为实物拍摄,喜欢的请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