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象鼻山:解析观赏石的抽象美与具象美

发表时间: 2022-12-19 00:01


文中插图的是一方象形山子石。

命名:象鼻山

尺寸:12厘米x8厘米x8厘米

石材:玛瑙


桂林,一座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均海拔150多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了“千峰林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象鼻山——桂林的地标。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抽象”就是提炼。

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所以概念往往是抽象的,如:“文化”、“山形石”的概念。

我们讲到“文化”和“山形石”的概念时,不是想到的是具体的食文化还是茶文化,或这座山还是那座山的具体内容,而是所有“文化”戓所有“山形石”的抽象概念。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它的特征是缺乏具体现存细节的描绘,用提炼概括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创作。这种方法往往更具有典型性,但与雅俗共赏的具象艺术相比,也存在见仁见智的问题和困惑。

抽象艺术、具象艺术与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因素、具象因素是两类不同的概念。

具象艺术建立在对形象与自然对象之关系的细致相像之上,但任何酷似对象的形象也不可能不包含与对象之间有一定程度上的偏离。因此,具象艺术之中也包含着或多或少的抽象因素;

同样,许多抽象艺术作品中,亦有与自然对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也包含着具象因素。

抽象艺术是指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具象艺术是指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具象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都具备可识别性(如被称为象鼻山的山形石)。具象艺术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美术活动中,从欧洲原始的岩洞壁画,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壁画;从印度的佛教艺术,到中国的画像砖石,都可以看到这类艺术作品。

抽象艺术中的形象与自然对象较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一些美术样式,如书法、音乐等,其样式的特征决定了它们在整体上是抽象的。

无论抽象艺术还是具象艺术,都是人类的艺术形式,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两类不同的艺术,能够表现人类不同的精神内容,创造出不同的形式感,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它们各自拥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

当然,“抽象”还运用在心理学、哲学、数学等方面,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戓一枝铅笔加一枝铅笔,诸如此类的形式被抽象表达成1+1=2。

这个表达式能代表更普遍、典型和广泛的意义。因此,“具象”表达一个事物的特征,而“抽象”代表一类事物的特征。


我们认识事物从具象开始,我们只认识一个个具体的“人”,我们不认识全部的“人”,但我们从具体已知的人可以推导出其他“人”所共同的属性;我们见过一座座具体的山(景观),但没见过全部的山(景观),但我们可从见过的山或景观中(可从画中、影视中、攀登中获知)推导出其他山(景观)的共性,于是,三角形的石头都成了山,如果具象的要求越少,没有山峰主次的要求、没有山脚坡度的要求、没有天池位置的要求、没有山湾的要求、没有颜色的要求、没有比例的要求等等,那这座观赏石的山(景观),就是非常抽象出来的山(景观)。

这时,寻到的山戓景观已与现实中的山有了很大偏离,我们寻找这种美,正是在寻找这种恰当的偏离也是抽象的过程。我们常揣摩观赏石中,日本、台湾地区、韩国等石友赏玩山形的要求和章法,大概就是抽象后的玩法,他们摒弃了许多山形中的枝节,抽象出他们心中山的共同属性,使许多形态更具有了典型性,很有可借鉴的地方,但此时的“山”依然还是山,是经过许多抽象元素洗涤后的“山”,是点、线、面被抽离后的一种简洁和凝练。

当看“山”不是山的时候,“山”才是抽象的山,人们的理解开始发生分歧,如一些极其简洁线条的摩尔石,已抽象上升到人的心灵境界,她已不是山,但已是山的灵魂,这时山已是抽象的山。


观赏石是欣赏她的奇还是美,我认为是追求她的美,当然追求的是当且仅当的天然形成的美,为了寻找观赏石的美,无数爱好者寻找着越“像”越好的石头,苦觅着像“真”的一样的赏石。

殊不知,所有的美都是真,所有的真并不一定美,并不是复制的现实才是最美。更典型的美不仅要复制自然,而恰恰还要偏离存在,并寻找这种偏离的程度和恰当的比例(恰当程度的抽象),这就是赏石者寻寻觅觅的原因。这是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陆俨少的山水画与现实山水恰当的偏离,韩敏的仕女图与现实少女恰当的变形,黄胄的墨驴与毛驴恰当的抽象,都使其表现了比现实更典型的美。

我们认为不仅具象石能给我们带来美,而与“真”恰当地偏离能使我们获得更典型或更经典的美。

我们的结论是:具象石和抽象石都是美的不同表现形态,它们各自拥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但抽象石或具有抽象元素的石,表现的美更具有典型的意义,虽然我们很多人并不意识到乃至认同这一点。